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回顾过去的2015年,温州建材行业在整体经济放缓的大环境下,感受着来自市场的压力,一是行业产能过剩与消费需求缩减,带来的库存压力;二是传统卖场渠道扩张与终端运营支出剧增,带来的成本压力;三是营销同质化与促销白热化,带来的竞争压力;四是互联网对传统营销渠道及消费者购买方式的冲击,带来营销压力。据了解,2015年,温州许多建材产品销售额下降,其中水泥混凝土产业从去年的60亿元,下降至50亿元,玻璃产业从去年10亿元下降至8亿元。今年9月份以来,传统的“金九银十”是装饰建材的旺季,经销商们寄托于希望,期待市场“静止”一段时间后会有所“反跳”,但至今仍然没有出现“升温”的迹象。
在上述“四重压力”之下,建材家居行业被推向了变革的风口浪尖,由此引发的企业如何在“逆境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找创新,在创新中找优势”的讨论,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虽然建材市场处于低谷,企业面临诸多困难,但温州建材界的同仁们振作精神,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努力拼搏,致使2015年建材市场的热度不减,温州陶瓷品市场、温州木材市场提升工程进展顺利;温州装饰城在龙湾开设的“美居中心”已华丽启幕;此外,家博会、采购节、名品会和“嘉年华”等促销活动高潮迭起,价格直逼底线,其力度与形式更是超过往年。应该看到,这些活动不仅带来比平时更多的客流量,也带来了更大的成交量,为建材界严寒的冬天带来一缕缕生机。
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6年经济工作,其中提出“化解房地产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温州市在今年上半年出台房地产新政后,利好政策不断,温州楼市在经历长时间的低迷后,显示了反弹的动力。据《温州都市报》12月18日报道,今年前11个月,市区房产交易突破30000套。种种迹象表明,温州房地产有“回暖”的可能,这对建材家居市场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建材经销商不仅要有创业的思想,还要有创新的精神、创意的头脑和创收的办法,努力寻找一条新的商业模式,这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也是生活品质和生活理念的提升。
笔者认为,建材家居“聚变的春天”已经来到。所谓的“聚”,就是“联合”,所谓的“变”就是“创新”。 在2015建材产业变革大潮下,借助资本和联盟的力量,进行产业链上下游以及线上线下资源整合,成为了企业谋求突围的最有力武器之一。为此,笔者提出下面几点想法。
一是实施战略联盟。当前,“品牌形象”、“战略联盟”,越来越被商家所重视。特别是在目前的市场行情下,主动出击,强强联合,成为了一种必需的生存手段。行业之间是需要合作的。如果合作到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二是改变销售方式。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经销商不能坐守店堂,等待顾客,而要改变销售方式,顺应时代的发展。
三是开展电子商务。如今,移动互联网促进各行各业的转型,就给了建材家居行业很大的启发。这其中,在移动互联网趋势下产生的“微营销”模式带来的影响最大。据调查,对家居建材有刚性需求的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习惯和网络打交道,所以我们要好好利用网络这个条件,在当代电子商务模式逐步成熟的情况下,网络销售有巨大的潜力。
四是提升服务意识。建材家居的销售,自然包含着服务和承诺。在促销的同时,要确保建材产品的质量,以获得用户的信任。同时,扩展服务领域,融创意设计、建材展览、时尚发布、房屋装饰等功能为一体,以“建材”为核心,包含人文、艺术、生活等元素,通过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努力去影响一群人,从而推动整个建材家居产业的发展。
此刻,笔者想起英国诗人雪莱的一句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让我们张开双臂,拥抱建材家居行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