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给水管材的开发应用--1
塑料给水管材的开发应用
温州市华昌物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国兴
自国家提出“以塑代钢”产业政策以来,全国塑料管道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005年全国塑料管道产量达到230万吨,是1990年的11倍,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8%。行业加工能力超过了400万吨,加工企业已达2500家以上。我公司自1995年开始经营塑料管道,现经营国内外10多个品牌,品种规格在1000种以上,年销售额近1亿元。
塑料管道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现已普及应用到建筑给、排水,建筑供暖,城市燃气输送,城市自来水、排水等市政工程,农村人畜饮水改造,电力,通讯,农业灌、排,工业,医药等许多领域,塑料管道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无处不在,满足了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并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行业大军。
近年来,我国塑料管材的研制、生产都取得重大成果。如已开发并应用在给水管道的塑料管材有:PVC-U管,PE管、PB管、PEX管、PP-C管、PP-R管以及金属塑料复合管。这些管材性质不尽相同,生产工艺各有特点,主要应用范围也各有差异,但质量轻、耐腐蚀、导热系数低、绝缘性能好、内壁不结垢、流动阻力小、不生锈、不生苔、施工安装和维修方便,对水质不构成二次污染却都是共同的。
尽管塑料给水管道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就此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行业改进意见。
塑料给水管材的类型及现状
本文综合有关资料,就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新型塑料管材的开发、应用范围、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等作些论述,供同行参考。
一、硬聚氯乙烯管(PVC-U)管
硬聚氯乙烯管是国内目前塑料管材的主导产品。PVC-U给水管材管件于1983年列入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经过十多年的技术开发和应用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经验。PVC-U给水管主要适用于室外埋地供水管道。统计资料表明,选用口径大多在250mm及其以下。在建筑给水(室内给水)方面PVC-U管也有应用,但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随着聚丙烯、聚丁烯、交联聚乙烯、铝塑复合管的兴起,PVC-U管将会迅速淡出建筑给水工程领域。
二、聚乙烯管(PE管)
聚乙烯管在燃气管道工程中使用多年,有成功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近几年,在农村给水工程中亦有大量应用。国外大量应用于市政埋地给水管,国内有几家企业已致力于这方面的开发研究工作,总体说来尚处于起步阶段。与PVC-U管相比,现尚无完善的设计、施工、验收规程可供遵守,这也是推广应用PE供水管所面临的一大问题。
三、聚丁烯-1管道(阳管)
聚丁烯-1是一种半结晶热塑性塑料,由其生产出的PB管道,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冷热水、暖气管材之一。其主要特性有:(1)良好的耐温性能。其长期使用温度(系指管道在此温度范围内使用寿命达30-50年)为≤90℃。(2)耐压性能极佳和极强抗蠕变能力。同样条件下其管壁最薄。其工作压力:冷水时为1.6-2.5MPa;热水时为1.0MPa。(3)极好的韧性和耐冲击力。(4)化学稳定性好,极好的抗腐蚀能力,微生物不侵蚀。(5)较好的隔热性能,材料的导热率较小。(6)无毒、无味、重塑性强。目前,国内生产PB管材的厂家不多,广东佛山、武汉等地已引进生产线生产PB管。我国目前尚未制订PB管材的国家标准,生产企业的企业标准一般等效采用引进生产线所在国的国家标准,如广东佛山某厂就是按BS7291英国标准生产的。PB管的口径(外径)国内现有10mm、15mm、22mm、28mm四种规格,国外有口径至110mm的PB管。
四、交联聚乙烯(PEX)管
交联聚乙烯是在普通聚乙烯原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交联。物理方法是利用电子加速器或高能辐射源产生的高能电子或Υ射线引发聚乙烯大分子产生自由基,形成C-C交联键。化学方法采用化学引发剂使聚乙烯交联大分子之间形成交联键。交联聚乙烯管材大多采用硅烷交联工艺生产的。由线性分子结构改性成三维交联网状结构,改变了普通聚乙烯的分子结构,从而改变其性能。PEX与PE管一样,无毒、无味,但耐热性及热强度、耐热老化性、耐环境应力开裂、电绝缘性、阻隔性、稳定性、持久性等得到较大的提高。其独特的耐温性能,使其成为室内冷热水供应的推荐管材。国内目前生产PEX管的厂家不多,其生产技术均是从国外引进的,采用的标准也是参照国际标准制订企业标准,并报地方政府批准。PEX管的口径(外径)现有16m、20mm、25mm、32mm、40mm、50mm、63mm等7种规格。
五、聚丙烯共聚物PP-R、PP-C管
聚丙烯是无色、无味、无毒带白色蜡状颗粒材料,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及较高的强度,但熔融粘度低,存在低温脆性缺陷,须对其进行改性以适用管道生产的需要。目前普遍采用的改性方法是使PE与PP(聚丙烯)在分子链级进行共聚,其产品称为聚丙烯共聚物,由其生产的管道在原料生产、加工、废弃处理过程中不会对人体及环境造成损害,因而被称为绿色建材。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PP管材有PP-C(嵌段共聚聚丙烯)、PP-R(无规共聚聚丙烯)两种,均属PP与PE的共聚物。两者的区别有:(1)PP-C其聚乙烯含量高,PP-R其聚乙烯含量低;(2)PP-C壁厚较同规格PP-R为薄;(3)按目前德国的分类法,PP-C属第二代,PP-R属第三代;(4)PP-R抗冲击性能和耐压性明显优于PP-C。
六、金属塑料复合管
金属塑料复合管很多,有钢塑管、铜塑管、铝塑管、钢骨架塑料管等。铝塑复合管是近几年发展迅速的一种新型管材。铝塑复合管是以铝合金为骨架,铝管内外层都有一定厚度的塑料管。塑料管与铝管间有一层胶合层(亲和层),使得铝和塑料结合成一体不能剥离。目前,用于铝塑复合管的塑料几乎均是PE管,PE管又分HDPE和PEX。HDPE称通用性铝塑复合管,适用于水温40℃;PEX称内外交联聚乙烯铝塑复合管,适用于水温75℃。
七、其他塑料管材
目前,塑料管材的新品种不断出现。以下对近几年陆续推出的其他塑料管材作些简要介绍。
1、玻璃钢管(FRP管)。玻璃钢管是热固性树脂包围或环绕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的复合结构管材,1950年在美国研究成功。玻璃钢管目前有两种工艺生产:离心浇注成型法(h0bas)和纤维缠绕法(ver0c)。国内目前生产玻璃钢管的厂家较多,如北京北辰、温州东方(引进h0bas设备与技术)及河北中意(veroc)等。
2、耐冲击PVC-U管(hl—3p)。耐冲击upvc管是将已有的PVC-U管通过物理和化学处理,形成具有高密度硬质中心层和耐冲击内外硬质属的三层结构,用以改善普通upvc管抗低温冲击强度低的缺陷。实验证实,这种三层结构的管道比铸铁给水管有更高的耐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
3、钢骨架塑料复合管。钢骨架塑料复合管以钢丝为增强体,塑料(大多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基体,采用钢丝点焊成网和挤出塑料真空填注同步进行,在生产线上连续拉膜成型。
塑料给水管材行业存在的问题在国家及地方政策引导下,塑料管材受到了管道工程界的青睐。但塑料管材在应用过程中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现概述如下:
一、原料品种少、质量不稳定、价格波动大、缺少专用料,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国外塑料管材生产原料分类较为详细,品种较多,可适应不同场合需要制成各种专用料,极大方便了塑料管企业生产,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质量,而我国原料牌号少,质量一般,无专用料可言,许多原材料还需从国外进口。在原料价格方面,普通型原料价格基本适宜,并且与国外价格基本相当,专用料及要求较高的原料,普遍价格偏高,尤其是一些辅料和助剂价格更高,致使许多要求较高的原料需要从国外进口。这是不利于国民经济全面增长的发展方针的。
二、产品结构、生产规模不合理,生产设备、产品质量总体较差。塑料管材产品结构不合理,突出反映在规格系列不全,管材管件配套不完善。管材与管件生产不配套是我国塑料管推广应用中的瓶颈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目前我国塑料管生产企业数量较多,但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一条生产线最多生产2-3个规格的产品。企业生产效率低,内部消耗大,经济效益差,造成自身发展的能力弱,生产成本高,产品的价格也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塑料管材的推广应用。塑料管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产品质量不稳定。总体而言,管材的质量略好一些,而管件的问题更多一些。质量问题反映较多的是配合尺寸的稳定性较差、外观粗糙、易脆裂等,特别是塑料阀门关闭不严,易漏水。
三、管理混乱,标准、规范、图集、定额等严重滞后,配套性很差,适应不了发展需要且缺少实践检验。许多产品标准、质量检验标准、安装规程严重滞后,甚至根本没有,导致目前产品规格、质量较为混乱的局面。塑料管在我国推广应用有十几年历史了,但是,塑料管产品标准,设计、施工规范、标准图以及概预算定额等严重不配套。有很多种塑料管生产和检测只得参考国外标准执行。尤其是概预算定额,除UPVC建筑排水管在几个大城市列入概预算手册外,其它塑料管均没有概预算定额,在工程设计、施工计算时,只能套用其它管道定额。并且,标准规范中技术规定不能适应塑料管道发展的需要,需要不断修订,但目前修订计划进展缓慢。
四、宏观调控不力,市场机制不规范,缺少相关扶持性政策。各地区无规划地滥上,规模太小,生产设备、工艺、管理太落后,致使竞争激烈,产品质量差,总体水平低。尤其是UPVC和MP管,有些劣质产品已成为自身品种发展的阻力了。近几年来有些部门看到了塑料的广阔前景,但未经充分市场调查和研究分析,通过不同渠道,采用不同方式,盲目重复引进设备,其生产能力大大超过目前国内市场需要和原材料供应的可能,致使有的生产厂家未开工就停产。
解决塑料给水行业问题的对策
综上所述,现提出解决我国塑料管材问题的若干建议,望有关部门、各地区都应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塑料管材工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重视原材料的生产、研发。原材料及辅助材料(包括各种助剂、稳定剂、粘接剂等)应根据各种塑料管材加工性能的要求,开发专用料,以保障制品的加工性能和质量。生产品种多、品牌强、专业性强、价格稳定的原材料,以促进国民经济全方位的增长。
二、调整产品结构,加强新产品研发。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产品结构上进行调整,深入对各种管材的调查研究,引导、开发及应用相适应的优质管材。严格项目审批手续,集中建设几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限制和淘汰技术落后、能耗大的产品,积极鼓励和扶持塑料管材的发展。
三、完善质量管理措施,规范销售市场。(1)各塑料管材生产企业要按ISO9000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企业质保体系和售后服务承诺,为工程建设提供优质管材、管件;(2)组织全国性塑料管材技术水平评估,公告和推荐优质产品,曝光劣质产品;(3)各地有关部门要加强塑料管材质量监督与检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产品推广认定制度。
四、加强宏观调控和引导。(1)大力加强塑料管材的科普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对塑料管材的认识,促进塑料管材的普及和应用;(2)积极开展塑料管道工程应用试点示范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充分发挥示范的作用,加速塑料管材的推广应用;(3)组织塑料管材设计、施工安装技术培训和岗前培训,实行持证上岗。
五、制定、完善相关标准规范与技术经济政策。(1)成立专门小组,各方合作尽快制定、完善各类产品生产、安装、验收、检测技术标准和定额;(2)应用新产品、新技术的经济优惠和扶持政策;(3)对研发塑料管材的相关企业、机构进行政策倾斜、经济优惠。建立有利于振兴民族经济所需要的技术经济政策。
六、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加强质量监控与检测。对产品的质量控制,一是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控制,二是对销售过程的管理控制。对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控制,除了对产品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验外,重点还要对厂家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完善,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目前国家对塑料管材尚无明确的有针对性的检验标准。从厂家的资料来看,检验项目有多有少,而检验标准也存在国标(GB)、国际标准(ISO)和外国标准(如德国DIN标准和瑞士SVGW标准等)并存的现象。政府管理部门应尽快制订出相应的检验项目和指标。
塑料给水管道行业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加强产品研发、创新,在更大的应用范围上替代金属和其它高能耗管道;制造企业从单纯的价格竞争,提升到价值的竞争、品牌竞争,向用户提供性价比更好的产品;在质量监管上,通过强有力行业监测,加强对低端质量产品的限制,确保用户使用优质产品;行业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以塑代钢”政策宣传,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使整个塑料给水管行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温州市华昌物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国兴
自国家提出“以塑代钢”产业政策以来,全国塑料管道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005年全国塑料管道产量达到230万吨,是1990年的11倍,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8%。行业加工能力超过了400万吨,加工企业已达2500家以上。我公司自1995年开始经营塑料管道,现经营国内外10多个品牌,品种规格在1000种以上,年销售额近1亿元。
塑料管道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现已普及应用到建筑给、排水,建筑供暖,城市燃气输送,城市自来水、排水等市政工程,农村人畜饮水改造,电力,通讯,农业灌、排,工业,医药等许多领域,塑料管道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无处不在,满足了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并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行业大军。
近年来,我国塑料管材的研制、生产都取得重大成果。如已开发并应用在给水管道的塑料管材有:PVC-U管,PE管、PB管、PEX管、PP-C管、PP-R管以及金属塑料复合管。这些管材性质不尽相同,生产工艺各有特点,主要应用范围也各有差异,但质量轻、耐腐蚀、导热系数低、绝缘性能好、内壁不结垢、流动阻力小、不生锈、不生苔、施工安装和维修方便,对水质不构成二次污染却都是共同的。
尽管塑料给水管道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就此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行业改进意见。
塑料给水管材的类型及现状
本文综合有关资料,就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新型塑料管材的开发、应用范围、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等作些论述,供同行参考。
一、硬聚氯乙烯管(PVC-U)管
硬聚氯乙烯管是国内目前塑料管材的主导产品。PVC-U给水管材管件于1983年列入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经过十多年的技术开发和应用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经验。PVC-U给水管主要适用于室外埋地供水管道。统计资料表明,选用口径大多在250mm及其以下。在建筑给水(室内给水)方面PVC-U管也有应用,但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随着聚丙烯、聚丁烯、交联聚乙烯、铝塑复合管的兴起,PVC-U管将会迅速淡出建筑给水工程领域。
二、聚乙烯管(PE管)
聚乙烯管在燃气管道工程中使用多年,有成功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近几年,在农村给水工程中亦有大量应用。国外大量应用于市政埋地给水管,国内有几家企业已致力于这方面的开发研究工作,总体说来尚处于起步阶段。与PVC-U管相比,现尚无完善的设计、施工、验收规程可供遵守,这也是推广应用PE供水管所面临的一大问题。
三、聚丁烯-1管道(阳管)
聚丁烯-1是一种半结晶热塑性塑料,由其生产出的PB管道,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冷热水、暖气管材之一。其主要特性有:(1)良好的耐温性能。其长期使用温度(系指管道在此温度范围内使用寿命达30-50年)为≤90℃。(2)耐压性能极佳和极强抗蠕变能力。同样条件下其管壁最薄。其工作压力:冷水时为1.6-2.5MPa;热水时为1.0MPa。(3)极好的韧性和耐冲击力。(4)化学稳定性好,极好的抗腐蚀能力,微生物不侵蚀。(5)较好的隔热性能,材料的导热率较小。(6)无毒、无味、重塑性强。目前,国内生产PB管材的厂家不多,广东佛山、武汉等地已引进生产线生产PB管。我国目前尚未制订PB管材的国家标准,生产企业的企业标准一般等效采用引进生产线所在国的国家标准,如广东佛山某厂就是按BS7291英国标准生产的。PB管的口径(外径)国内现有10mm、15mm、22mm、28mm四种规格,国外有口径至110mm的PB管。
四、交联聚乙烯(PEX)管
交联聚乙烯是在普通聚乙烯原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交联。物理方法是利用电子加速器或高能辐射源产生的高能电子或Υ射线引发聚乙烯大分子产生自由基,形成C-C交联键。化学方法采用化学引发剂使聚乙烯交联大分子之间形成交联键。交联聚乙烯管材大多采用硅烷交联工艺生产的。由线性分子结构改性成三维交联网状结构,改变了普通聚乙烯的分子结构,从而改变其性能。PEX与PE管一样,无毒、无味,但耐热性及热强度、耐热老化性、耐环境应力开裂、电绝缘性、阻隔性、稳定性、持久性等得到较大的提高。其独特的耐温性能,使其成为室内冷热水供应的推荐管材。国内目前生产PEX管的厂家不多,其生产技术均是从国外引进的,采用的标准也是参照国际标准制订企业标准,并报地方政府批准。PEX管的口径(外径)现有16m、20mm、25mm、32mm、40mm、50mm、63mm等7种规格。
五、聚丙烯共聚物PP-R、PP-C管
聚丙烯是无色、无味、无毒带白色蜡状颗粒材料,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及较高的强度,但熔融粘度低,存在低温脆性缺陷,须对其进行改性以适用管道生产的需要。目前普遍采用的改性方法是使PE与PP(聚丙烯)在分子链级进行共聚,其产品称为聚丙烯共聚物,由其生产的管道在原料生产、加工、废弃处理过程中不会对人体及环境造成损害,因而被称为绿色建材。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PP管材有PP-C(嵌段共聚聚丙烯)、PP-R(无规共聚聚丙烯)两种,均属PP与PE的共聚物。两者的区别有:(1)PP-C其聚乙烯含量高,PP-R其聚乙烯含量低;(2)PP-C壁厚较同规格PP-R为薄;(3)按目前德国的分类法,PP-C属第二代,PP-R属第三代;(4)PP-R抗冲击性能和耐压性明显优于PP-C。
六、金属塑料复合管
金属塑料复合管很多,有钢塑管、铜塑管、铝塑管、钢骨架塑料管等。铝塑复合管是近几年发展迅速的一种新型管材。铝塑复合管是以铝合金为骨架,铝管内外层都有一定厚度的塑料管。塑料管与铝管间有一层胶合层(亲和层),使得铝和塑料结合成一体不能剥离。目前,用于铝塑复合管的塑料几乎均是PE管,PE管又分HDPE和PEX。HDPE称通用性铝塑复合管,适用于水温40℃;PEX称内外交联聚乙烯铝塑复合管,适用于水温75℃。
七、其他塑料管材
目前,塑料管材的新品种不断出现。以下对近几年陆续推出的其他塑料管材作些简要介绍。
1、玻璃钢管(FRP管)。玻璃钢管是热固性树脂包围或环绕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的复合结构管材,1950年在美国研究成功。玻璃钢管目前有两种工艺生产:离心浇注成型法(h0bas)和纤维缠绕法(ver0c)。国内目前生产玻璃钢管的厂家较多,如北京北辰、温州东方(引进h0bas设备与技术)及河北中意(veroc)等。
2、耐冲击PVC-U管(hl—3p)。耐冲击upvc管是将已有的PVC-U管通过物理和化学处理,形成具有高密度硬质中心层和耐冲击内外硬质属的三层结构,用以改善普通upvc管抗低温冲击强度低的缺陷。实验证实,这种三层结构的管道比铸铁给水管有更高的耐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
3、钢骨架塑料复合管。钢骨架塑料复合管以钢丝为增强体,塑料(大多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基体,采用钢丝点焊成网和挤出塑料真空填注同步进行,在生产线上连续拉膜成型。
塑料给水管材行业存在的问题在国家及地方政策引导下,塑料管材受到了管道工程界的青睐。但塑料管材在应用过程中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现概述如下:
一、原料品种少、质量不稳定、价格波动大、缺少专用料,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国外塑料管材生产原料分类较为详细,品种较多,可适应不同场合需要制成各种专用料,极大方便了塑料管企业生产,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质量,而我国原料牌号少,质量一般,无专用料可言,许多原材料还需从国外进口。在原料价格方面,普通型原料价格基本适宜,并且与国外价格基本相当,专用料及要求较高的原料,普遍价格偏高,尤其是一些辅料和助剂价格更高,致使许多要求较高的原料需要从国外进口。这是不利于国民经济全面增长的发展方针的。
二、产品结构、生产规模不合理,生产设备、产品质量总体较差。塑料管材产品结构不合理,突出反映在规格系列不全,管材管件配套不完善。管材与管件生产不配套是我国塑料管推广应用中的瓶颈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目前我国塑料管生产企业数量较多,但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一条生产线最多生产2-3个规格的产品。企业生产效率低,内部消耗大,经济效益差,造成自身发展的能力弱,生产成本高,产品的价格也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塑料管材的推广应用。塑料管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产品质量不稳定。总体而言,管材的质量略好一些,而管件的问题更多一些。质量问题反映较多的是配合尺寸的稳定性较差、外观粗糙、易脆裂等,特别是塑料阀门关闭不严,易漏水。
三、管理混乱,标准、规范、图集、定额等严重滞后,配套性很差,适应不了发展需要且缺少实践检验。许多产品标准、质量检验标准、安装规程严重滞后,甚至根本没有,导致目前产品规格、质量较为混乱的局面。塑料管在我国推广应用有十几年历史了,但是,塑料管产品标准,设计、施工规范、标准图以及概预算定额等严重不配套。有很多种塑料管生产和检测只得参考国外标准执行。尤其是概预算定额,除UPVC建筑排水管在几个大城市列入概预算手册外,其它塑料管均没有概预算定额,在工程设计、施工计算时,只能套用其它管道定额。并且,标准规范中技术规定不能适应塑料管道发展的需要,需要不断修订,但目前修订计划进展缓慢。
四、宏观调控不力,市场机制不规范,缺少相关扶持性政策。各地区无规划地滥上,规模太小,生产设备、工艺、管理太落后,致使竞争激烈,产品质量差,总体水平低。尤其是UPVC和MP管,有些劣质产品已成为自身品种发展的阻力了。近几年来有些部门看到了塑料的广阔前景,但未经充分市场调查和研究分析,通过不同渠道,采用不同方式,盲目重复引进设备,其生产能力大大超过目前国内市场需要和原材料供应的可能,致使有的生产厂家未开工就停产。
解决塑料给水行业问题的对策
综上所述,现提出解决我国塑料管材问题的若干建议,望有关部门、各地区都应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塑料管材工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重视原材料的生产、研发。原材料及辅助材料(包括各种助剂、稳定剂、粘接剂等)应根据各种塑料管材加工性能的要求,开发专用料,以保障制品的加工性能和质量。生产品种多、品牌强、专业性强、价格稳定的原材料,以促进国民经济全方位的增长。
二、调整产品结构,加强新产品研发。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产品结构上进行调整,深入对各种管材的调查研究,引导、开发及应用相适应的优质管材。严格项目审批手续,集中建设几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限制和淘汰技术落后、能耗大的产品,积极鼓励和扶持塑料管材的发展。
三、完善质量管理措施,规范销售市场。(1)各塑料管材生产企业要按ISO9000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企业质保体系和售后服务承诺,为工程建设提供优质管材、管件;(2)组织全国性塑料管材技术水平评估,公告和推荐优质产品,曝光劣质产品;(3)各地有关部门要加强塑料管材质量监督与检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产品推广认定制度。
四、加强宏观调控和引导。(1)大力加强塑料管材的科普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对塑料管材的认识,促进塑料管材的普及和应用;(2)积极开展塑料管道工程应用试点示范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充分发挥示范的作用,加速塑料管材的推广应用;(3)组织塑料管材设计、施工安装技术培训和岗前培训,实行持证上岗。
五、制定、完善相关标准规范与技术经济政策。(1)成立专门小组,各方合作尽快制定、完善各类产品生产、安装、验收、检测技术标准和定额;(2)应用新产品、新技术的经济优惠和扶持政策;(3)对研发塑料管材的相关企业、机构进行政策倾斜、经济优惠。建立有利于振兴民族经济所需要的技术经济政策。
六、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加强质量监控与检测。对产品的质量控制,一是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控制,二是对销售过程的管理控制。对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控制,除了对产品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验外,重点还要对厂家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完善,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目前国家对塑料管材尚无明确的有针对性的检验标准。从厂家的资料来看,检验项目有多有少,而检验标准也存在国标(GB)、国际标准(ISO)和外国标准(如德国DIN标准和瑞士SVGW标准等)并存的现象。政府管理部门应尽快制订出相应的检验项目和指标。
塑料给水管道行业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加强产品研发、创新,在更大的应用范围上替代金属和其它高能耗管道;制造企业从单纯的价格竞争,提升到价值的竞争、品牌竞争,向用户提供性价比更好的产品;在质量监管上,通过强有力行业监测,加强对低端质量产品的限制,确保用户使用优质产品;行业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以塑代钢”政策宣传,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使整个塑料给水管行业健康、快速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