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辉煌
—记温州市康利达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美康
《中国建材报》特约记者 张绍光
徐美康,这个名字对我来说,既陌生又熟悉。
说陌生,我从未见过他,也不知他公司的地址;说熟悉,我常听到灯具业的老板说起他,称赞他是一个脑子灵、办法多的企业家,开发了不少新产品。
2005年4月13日,我随温州市灯具商会几位同仁来到康利达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和徐美康进行一次“零距离”的接触,并观赏了他们自行设计、生产的几款新型台灯。
以前,我对台灯的认识过于简单,总以为它无非是放在桌子上用座架支起来的照明工具。虽然样式多多,但大同小异,没有什么新鲜之处。然而,当我面对这些崭新的“面孔”时,才知道自己的孤陋寡闻。原来台灯不仅有许多新名词,而且有许多的新创意。在这里,我看到高科技给照明行业带来无限生机,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改变。
徐美康说,卓越的企业扎根于技术基础。要永葆企业的卓越,应该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十多年来,“康利达“就是朝着这个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
徐美康原是国有企业职工。在改革开放的的大潮中,他辞掉工作,下海经商。凭着那种锲而不捨的精神,他对灯具行业从不熟悉到熟悉,从不懂行到懂行,努力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
记 者:据同行介绍,你原先是国有企业的职工,后来怎么会成为一个灯具企业的老板?
徐美康:我从部队退伍回来,分配到温州市瓯海区商业局工作。但我总感到国有企业机制不灵活,个人发展的空间并不大。当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遍温州的每一个角落,我再也按捺不住自己涌动的心情,渴望投身到时代的大潮中。于是,我决定辞职不干,自己到外面闯闯。
记 者:在商业局工作应该是“旱涝保收”。你告别“铁饭碗”,执意“单干”时,有没有考虑到后果?要知道,草率的冲动是要付出代价的。
徐美康:当时我还年轻,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没有考虑很多,但有一条,我相信自己能干好。
记 者:下海后,你为什么选择灯具业?
徐美康:这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我有一个习惯,每天晚上回来,第一件事便是“开灯”。有一次开灯时,我突然来了灵感。生活离不开灯,从菜油灯到白炽灯,从白炽灯到荧光灯……随着时代的进步,灯也不断地更新换代。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每个家庭有吊灯、壁灯、台灯……城市的夜晚更是灯火辉煌,流光溢彩。我意识到灯具行业是一种“朝阳工业”,发展前景十分诱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我看中了这个行业。
记 者:从生活中捕捉创业的灵感,这表明你独具慧眼。
徐美康:此后,我就开始市场调查。我看到一份资料:1986年我国城市住宅中平均每户使用6.49只灯,到1999年由上升为13.89只。今后人均住房面积日益扩大,灯具使用量将继续增加。此外,在城市居民中,灯具逐渐从低档向中、高档发展,从“一室一灯”向“一室多灯”转变。这说明照明电器需求旺盛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记 者:你没有接触过这个行业,有做好的把握吗?
徐美康:是的。灯具于我,如同陌路人,有些生疏,这确实是一个新课题,一个新起点。但不懂可以学嘛。人家能做好,我为什么不能?就这样,我双手空空,创办了三洋电器灯具厂,开始了“弄潮生涯”,命运的抉择就在这一瞬间产生了。
记 者:哪一年办的公司?
徐美康:大约在1992年,企业更名为“温州市康利达电器有限公司”。那时,矮凳桥的街面上灯具商家寥寥无几,充其量只有四、五家。后来,大家都看好这个风水宝地,商家越来越多。到1993年9月8日,温州东方灯具大市场正式开业,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灯具市场。
记 者:灯具产品可谓五花八门,名目繁多。企业刚创办时,你在产品定位上有哪些想法?
徐美康:产品定位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对产品定位有两条思考。第一,不随大流。如果人家做什么,你也做什么,很可能在一棵大树上吊死。第二,勇于创新。开发一些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别人不能制造,我们能制造,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在生存中发展。
记 者:当时,你公司生产什么产品?
徐美康:荧光灯的电子镇流器。开始生产普通型的,后来生产高性的产品,如电子式镇流器,节能、省电,功耗小,效率高;是国家认定推广的产品 ,市场潜力大。
记 者:初次下海,体会如何?
徐美康:头一年,干得很辛苦,起早摸黑,劳碌奔波,到晚上还要看书学习,给自己“充电”。到年底,净赚了十几万元的钱。我对朋友说,既尝到了“下海”的甜头,也尝到了“海水”那种又苦又涩的滋味。
记 者:人生就是一次拓荒,只有通过甜酸苦辣的调和,才能组合取胜的力量。
如果说,爱迪生在100年前发明电灯,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革命。那么,半导体照明,即LED的出现,是人类照明史上的又一次革命。徐美康适应时代的新潮流,他研制生产的USB电脑台灯亮相市场后,就赢得客商的极大兴趣,产品畅销日本等国外市场。
记 者:100年前,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革命。2003年,我读到一篇题为《别了,爱迪生》的文章,说“半导体照明”的出现是人类照明史上的又一次革命。你能否解释一下“半导体照明”的概念。
徐美康:“半导体照明”又称“LED”,这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在现代生活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从大屏幕显示到景观照明,从交通信号灯到汽车仪表盘,半导体照明已深入许多领域,为人类造福。当然“LED”的研制有一个过程。最早研制的“LED”只能发出红色的光,在电子设备中作为指示灯。如今“LED”已经发出各种颜色的光束,其中白光“LED”的出现,是“LED”标识功能向照明功能跨出的实质性一步。与传统的白炽灯、荧光灯相比,半导体照明既省电,又环保,预示一个照明新时代的到来。
记 者:听说你公司也能生产半导体照明产品?
徐美康:对!我公司开发的USB电脑台灯,就属于半导体照明产品。其主要特点是造型简捷,新潮时尚,小巧玲珑却不失大家风范,同时,这种灯光线质量高,光色纯,无辐射,能耗少,寿命长,主要用于电脑照明,起到保护视力的作用。该产品问世后,受到日本客商的青睐。
记 者:这种台灯是否已普及到家庭?
徐美康:还没有。主要是用于办公场所,或者作为礼品馈赠,进入百姓家庭还需要一段时间,因为对其“节电”和“护眼”两大功能,还需要广泛宣传,让老百姓理解。但可以预料,半导体照明走进千家万户已经为期不远。
记 者:你公司还开发哪些新产品?
徐美康:这几年来,我公司把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提到议事日程。因为我们意识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才是企业的唯一出路。譬如我们开发的调光式台灯就是一种新颖的产品,既能调节光的亮度,又可以调节色调,用冷色或暖色可以任意选择。还有一种隧道照明灯,用在隧道、矿井里面,其特点是电压范围广,在90V到250V之间的电压范围都可以使用。目前,我公司开发的高科技产品占全部产值的60%,并出口日本等国家。
记 者:这些新产品有没有申请专利?
徐美康:已向国家专利局申请多项专利,以保护我们的知识产权。
记 者:公司如何保证产品质量?
徐美康:国内或国际市场对产品质量要求都十分严格。譬如说生产电子式镇流器,要取得三C认证,而该产品电磁兼容(EMC)标准,过去由于没有合适的专业仪器,一直没有办法检测,但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强制执行此项标准,我公司对此深感棘手。如今,我们建立了EMC300A电磁兼容干扰测试系统,解决了这个问题。当然,建立这个系统要花费很大的人力和财力,但为了技术与国际接轨,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我公司还是舍得花钱。
记 者:现在国家提倡“绿色照明”。对此,你有何设想?
徐美康:“绿色照明”是1991年1月美国环境保护局( EPA)首先提出来的理念。内容是采用效率高、寿命长、安全和性能稳定的照明电器,最终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安全舒适、有益身心健康的目的。这是一个全新的理念,说明人们不再满足简单地照亮某个环境,而是希望通过科学的照明设计,从而营造一个高质量、高品味的光环境。可以说,实现“绿色照明工程”是我公司的奋斗目标,我们决心不断开发新产品,推广新技术,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绿色照明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徐美康视企业为生命,把所有的精力用在企业上。他尊重人才,关爱员工。他认为,温州灯具业具有基础优势、产品优势、品牌优势和出口优势。发展前景无限广阔。他坚信,“康利达”将和灯具业的同仁们共同发展,走向辉煌的明天。
记 者:办好一个企业不容易。你是不是觉得很累?
徐美康:我把企业看作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我的时间几乎都给了我的企业,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企业上,时时考虑着公司的运作、产品的开发、人才的引进……虽然有些累,但我感到充实,感到快乐。
记 者:说到人才的引进,你公司是采取哪些方式引进人才,留住员工?
徐美康:我公司有近百名员工,其中有一部分工程技术人员,他们为企业的发展作了贡献。作为老板,我尽可能关爱他们,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不断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使他们体会到企业的温暖,领导的关怀,真正找到一种“家”的感觉。
记 者:企业成了员工的家,才能留住员工。
徐美康:是的。为了尊重人才,激励员工在企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还采取了几条措施。首先,根据员工的兴趣与特长,为员工设计工作岗位。例如有一位技术人员,对电子镇流器原理、电路程序比较内行,我们就安排他搞产品开发和设计,他感到很满意。其次,引进竞争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多为企业创造效益。第三,开展为企业提合理化建议活动,被采纳的建议迅速在公司实施和推广,并对员工奖励。总之,我们采取多种方法,让员工安心在企业工作,并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记 者:这几年,“康利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业界可以说有目共睹。请问,你如何评价自己?
徐美康:我感到自己很平凡、很普通。我做得很不够。目前,温州有些灯具老板做得很大,我对他们很钦佩。但是,蓝天需要白云衬托,大地需要小草的装饰。没有波涛,无以成大海;没有泥石,高山永远耸立不起来。成功的人也需要我们这些平凡的人来陪衬。
记 者:你很谦虚。我想,就是成百上千像你这样平凡的企业家,铸造了温州灯具业的辉煌。你是温州灯具商会的副会长,请你谈谈温州灯具有哪些产业优势?
徐美康:我认为,温州灯具产业具有如下几个优势。一是基础优势。温州灯具起步早,东方灯具大市场曾在全国有很大的影响。到目前为止,温州灯具企业仍有800多家,年产值达60亿元。二是产品优势。温州灯具的核心产品有工程照明灯、格珊灯、筒灯、商业照明灯,在全国占据着60%以上的市场份额。三是品牌优势。市场竞争促使灯具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品牌意识。目前,温州有30多家大企业都注册了商标,不少品牌还通过了产品质量认证、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四是出口优势。据灯具商会统计,2001年温州灯具出口值达2亿美元,产品遍布阿联酋、沙特、科威特、埃及、土耳其等十多个国家。
记 者:“近年来,温州有一批灯具精英到全国各地办厂。对此,你看法如何?
徐美康:企业家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到外地捕捉商机,选择创业的环境,这是符合市场竞争的规律的。依我看,温州灯具老板在外地经营,也是为了打响温州灯具的品牌,同样为发展温州经济作贡献。就说广东中山的古镇吧,它的崛起与温州灯具老板的迁移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照明市场率先在温州形成,后来重心才转移到古镇。目前,温州人在古镇灯具销售总额占20%至30%,虽然他们在广东办厂,有的产品仍回到温州销售,还有一些灯具零配件也来自温州。我认为,温州人在各地发展灯具业,这是温州灯具的延伸与发展,也是温州灯具业重振雄风的希望所在。
记 者:请谈谈灯具行业的发展前景。
徐美康:据专家预测,在未来的几年内,全国照明产品需求量“求”大于“供”,灯具市场仍处于一种难以饱和的状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照明电器产品出口额将进一步增长。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高科技研究领域,而将劳动密集型的电光源和灯具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由此可见,灯具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记 者:“康达利”要把握机遇。
徐美康:我坚信,“康利达”将与温州灯具业的同仁们共同发展,走向辉煌。
(二OO五年五月)
相关链接材料:
徐美康,1959年8月出生,中专文化程度。1974年中学毕业后,在江西铜古 613厂工作,1979年应征入伍,在部队锻炼三年,退伍后安排温州市瓯海商业局工作,后“下海”经商,创办三洋电器灯具厂,1992年,企业更名为“温州康利达电器有限公司”。现为温州市灯具协会副会长。
《中国建材报》特约记者 张绍光
徐美康,这个名字对我来说,既陌生又熟悉。
说陌生,我从未见过他,也不知他公司的地址;说熟悉,我常听到灯具业的老板说起他,称赞他是一个脑子灵、办法多的企业家,开发了不少新产品。
2005年4月13日,我随温州市灯具商会几位同仁来到康利达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和徐美康进行一次“零距离”的接触,并观赏了他们自行设计、生产的几款新型台灯。
以前,我对台灯的认识过于简单,总以为它无非是放在桌子上用座架支起来的照明工具。虽然样式多多,但大同小异,没有什么新鲜之处。然而,当我面对这些崭新的“面孔”时,才知道自己的孤陋寡闻。原来台灯不仅有许多新名词,而且有许多的新创意。在这里,我看到高科技给照明行业带来无限生机,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改变。
徐美康说,卓越的企业扎根于技术基础。要永葆企业的卓越,应该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十多年来,“康利达“就是朝着这个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
徐美康原是国有企业职工。在改革开放的的大潮中,他辞掉工作,下海经商。凭着那种锲而不捨的精神,他对灯具行业从不熟悉到熟悉,从不懂行到懂行,努力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
记 者:据同行介绍,你原先是国有企业的职工,后来怎么会成为一个灯具企业的老板?
徐美康:我从部队退伍回来,分配到温州市瓯海区商业局工作。但我总感到国有企业机制不灵活,个人发展的空间并不大。当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遍温州的每一个角落,我再也按捺不住自己涌动的心情,渴望投身到时代的大潮中。于是,我决定辞职不干,自己到外面闯闯。
记 者:在商业局工作应该是“旱涝保收”。你告别“铁饭碗”,执意“单干”时,有没有考虑到后果?要知道,草率的冲动是要付出代价的。
徐美康:当时我还年轻,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没有考虑很多,但有一条,我相信自己能干好。
记 者:下海后,你为什么选择灯具业?
徐美康:这是经过慎重考虑的。我有一个习惯,每天晚上回来,第一件事便是“开灯”。有一次开灯时,我突然来了灵感。生活离不开灯,从菜油灯到白炽灯,从白炽灯到荧光灯……随着时代的进步,灯也不断地更新换代。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每个家庭有吊灯、壁灯、台灯……城市的夜晚更是灯火辉煌,流光溢彩。我意识到灯具行业是一种“朝阳工业”,发展前景十分诱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我看中了这个行业。
记 者:从生活中捕捉创业的灵感,这表明你独具慧眼。
徐美康:此后,我就开始市场调查。我看到一份资料:1986年我国城市住宅中平均每户使用6.49只灯,到1999年由上升为13.89只。今后人均住房面积日益扩大,灯具使用量将继续增加。此外,在城市居民中,灯具逐渐从低档向中、高档发展,从“一室一灯”向“一室多灯”转变。这说明照明电器需求旺盛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记 者:你没有接触过这个行业,有做好的把握吗?
徐美康:是的。灯具于我,如同陌路人,有些生疏,这确实是一个新课题,一个新起点。但不懂可以学嘛。人家能做好,我为什么不能?就这样,我双手空空,创办了三洋电器灯具厂,开始了“弄潮生涯”,命运的抉择就在这一瞬间产生了。
记 者:哪一年办的公司?
徐美康:大约在1992年,企业更名为“温州市康利达电器有限公司”。那时,矮凳桥的街面上灯具商家寥寥无几,充其量只有四、五家。后来,大家都看好这个风水宝地,商家越来越多。到1993年9月8日,温州东方灯具大市场正式开业,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灯具市场。
记 者:灯具产品可谓五花八门,名目繁多。企业刚创办时,你在产品定位上有哪些想法?
徐美康:产品定位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对产品定位有两条思考。第一,不随大流。如果人家做什么,你也做什么,很可能在一棵大树上吊死。第二,勇于创新。开发一些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别人不能制造,我们能制造,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在生存中发展。
记 者:当时,你公司生产什么产品?
徐美康:荧光灯的电子镇流器。开始生产普通型的,后来生产高性的产品,如电子式镇流器,节能、省电,功耗小,效率高;是国家认定推广的产品 ,市场潜力大。
记 者:初次下海,体会如何?
徐美康:头一年,干得很辛苦,起早摸黑,劳碌奔波,到晚上还要看书学习,给自己“充电”。到年底,净赚了十几万元的钱。我对朋友说,既尝到了“下海”的甜头,也尝到了“海水”那种又苦又涩的滋味。
记 者:人生就是一次拓荒,只有通过甜酸苦辣的调和,才能组合取胜的力量。
如果说,爱迪生在100年前发明电灯,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革命。那么,半导体照明,即LED的出现,是人类照明史上的又一次革命。徐美康适应时代的新潮流,他研制生产的USB电脑台灯亮相市场后,就赢得客商的极大兴趣,产品畅销日本等国外市场。
记 者:100年前,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革命。2003年,我读到一篇题为《别了,爱迪生》的文章,说“半导体照明”的出现是人类照明史上的又一次革命。你能否解释一下“半导体照明”的概念。
徐美康:“半导体照明”又称“LED”,这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在现代生活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从大屏幕显示到景观照明,从交通信号灯到汽车仪表盘,半导体照明已深入许多领域,为人类造福。当然“LED”的研制有一个过程。最早研制的“LED”只能发出红色的光,在电子设备中作为指示灯。如今“LED”已经发出各种颜色的光束,其中白光“LED”的出现,是“LED”标识功能向照明功能跨出的实质性一步。与传统的白炽灯、荧光灯相比,半导体照明既省电,又环保,预示一个照明新时代的到来。
记 者:听说你公司也能生产半导体照明产品?
徐美康:对!我公司开发的USB电脑台灯,就属于半导体照明产品。其主要特点是造型简捷,新潮时尚,小巧玲珑却不失大家风范,同时,这种灯光线质量高,光色纯,无辐射,能耗少,寿命长,主要用于电脑照明,起到保护视力的作用。该产品问世后,受到日本客商的青睐。
记 者:这种台灯是否已普及到家庭?
徐美康:还没有。主要是用于办公场所,或者作为礼品馈赠,进入百姓家庭还需要一段时间,因为对其“节电”和“护眼”两大功能,还需要广泛宣传,让老百姓理解。但可以预料,半导体照明走进千家万户已经为期不远。
记 者:你公司还开发哪些新产品?
徐美康:这几年来,我公司把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提到议事日程。因为我们意识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才是企业的唯一出路。譬如我们开发的调光式台灯就是一种新颖的产品,既能调节光的亮度,又可以调节色调,用冷色或暖色可以任意选择。还有一种隧道照明灯,用在隧道、矿井里面,其特点是电压范围广,在90V到250V之间的电压范围都可以使用。目前,我公司开发的高科技产品占全部产值的60%,并出口日本等国家。
记 者:这些新产品有没有申请专利?
徐美康:已向国家专利局申请多项专利,以保护我们的知识产权。
记 者:公司如何保证产品质量?
徐美康:国内或国际市场对产品质量要求都十分严格。譬如说生产电子式镇流器,要取得三C认证,而该产品电磁兼容(EMC)标准,过去由于没有合适的专业仪器,一直没有办法检测,但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强制执行此项标准,我公司对此深感棘手。如今,我们建立了EMC300A电磁兼容干扰测试系统,解决了这个问题。当然,建立这个系统要花费很大的人力和财力,但为了技术与国际接轨,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我公司还是舍得花钱。
记 者:现在国家提倡“绿色照明”。对此,你有何设想?
徐美康:“绿色照明”是1991年1月美国环境保护局( EPA)首先提出来的理念。内容是采用效率高、寿命长、安全和性能稳定的照明电器,最终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安全舒适、有益身心健康的目的。这是一个全新的理念,说明人们不再满足简单地照亮某个环境,而是希望通过科学的照明设计,从而营造一个高质量、高品味的光环境。可以说,实现“绿色照明工程”是我公司的奋斗目标,我们决心不断开发新产品,推广新技术,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绿色照明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徐美康视企业为生命,把所有的精力用在企业上。他尊重人才,关爱员工。他认为,温州灯具业具有基础优势、产品优势、品牌优势和出口优势。发展前景无限广阔。他坚信,“康利达”将和灯具业的同仁们共同发展,走向辉煌的明天。
记 者:办好一个企业不容易。你是不是觉得很累?
徐美康:我把企业看作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我的时间几乎都给了我的企业,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企业上,时时考虑着公司的运作、产品的开发、人才的引进……虽然有些累,但我感到充实,感到快乐。
记 者:说到人才的引进,你公司是采取哪些方式引进人才,留住员工?
徐美康:我公司有近百名员工,其中有一部分工程技术人员,他们为企业的发展作了贡献。作为老板,我尽可能关爱他们,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不断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使他们体会到企业的温暖,领导的关怀,真正找到一种“家”的感觉。
记 者:企业成了员工的家,才能留住员工。
徐美康:是的。为了尊重人才,激励员工在企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还采取了几条措施。首先,根据员工的兴趣与特长,为员工设计工作岗位。例如有一位技术人员,对电子镇流器原理、电路程序比较内行,我们就安排他搞产品开发和设计,他感到很满意。其次,引进竞争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多为企业创造效益。第三,开展为企业提合理化建议活动,被采纳的建议迅速在公司实施和推广,并对员工奖励。总之,我们采取多种方法,让员工安心在企业工作,并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记 者:这几年,“康利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业界可以说有目共睹。请问,你如何评价自己?
徐美康:我感到自己很平凡、很普通。我做得很不够。目前,温州有些灯具老板做得很大,我对他们很钦佩。但是,蓝天需要白云衬托,大地需要小草的装饰。没有波涛,无以成大海;没有泥石,高山永远耸立不起来。成功的人也需要我们这些平凡的人来陪衬。
记 者:你很谦虚。我想,就是成百上千像你这样平凡的企业家,铸造了温州灯具业的辉煌。你是温州灯具商会的副会长,请你谈谈温州灯具有哪些产业优势?
徐美康:我认为,温州灯具产业具有如下几个优势。一是基础优势。温州灯具起步早,东方灯具大市场曾在全国有很大的影响。到目前为止,温州灯具企业仍有800多家,年产值达60亿元。二是产品优势。温州灯具的核心产品有工程照明灯、格珊灯、筒灯、商业照明灯,在全国占据着60%以上的市场份额。三是品牌优势。市场竞争促使灯具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品牌意识。目前,温州有30多家大企业都注册了商标,不少品牌还通过了产品质量认证、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四是出口优势。据灯具商会统计,2001年温州灯具出口值达2亿美元,产品遍布阿联酋、沙特、科威特、埃及、土耳其等十多个国家。
记 者:“近年来,温州有一批灯具精英到全国各地办厂。对此,你看法如何?
徐美康:企业家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到外地捕捉商机,选择创业的环境,这是符合市场竞争的规律的。依我看,温州灯具老板在外地经营,也是为了打响温州灯具的品牌,同样为发展温州经济作贡献。就说广东中山的古镇吧,它的崛起与温州灯具老板的迁移有很大的关系。中国照明市场率先在温州形成,后来重心才转移到古镇。目前,温州人在古镇灯具销售总额占20%至30%,虽然他们在广东办厂,有的产品仍回到温州销售,还有一些灯具零配件也来自温州。我认为,温州人在各地发展灯具业,这是温州灯具的延伸与发展,也是温州灯具业重振雄风的希望所在。
记 者:请谈谈灯具行业的发展前景。
徐美康:据专家预测,在未来的几年内,全国照明产品需求量“求”大于“供”,灯具市场仍处于一种难以饱和的状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照明电器产品出口额将进一步增长。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高科技研究领域,而将劳动密集型的电光源和灯具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由此可见,灯具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记 者:“康达利”要把握机遇。
徐美康:我坚信,“康利达”将与温州灯具业的同仁们共同发展,走向辉煌。
(二OO五年五月)
相关链接材料:
徐美康,1959年8月出生,中专文化程度。1974年中学毕业后,在江西铜古 613厂工作,1979年应征入伍,在部队锻炼三年,退伍后安排温州市瓯海商业局工作,后“下海”经商,创办三洋电器灯具厂,1992年,企业更名为“温州康利达电器有限公司”。现为温州市灯具协会副会长。